声明丨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,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,请知悉。
声明丨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,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,请知悉。
1950年6月,美国带领所谓的“联合国军”直接入侵朝鲜,他们打算趁朝鲜内战爆发时收割朝鲜半岛的同时,还顺便拉我国“下水”。当时我国还是成立不到1年的“新中国”,国内经过14年的抗日战争后,一切都还处在百废待兴的状态。
和兵强马壮的美军比起来,我国的武器装备无疑落后了几个维度,要是我方与之正面对上,那无异于以卵击石。在原子弹和现代化武器装备的威胁下,新中国这时候究竟要不要出兵就成了一个大难题。而毛主席在当下做出的“抗美援朝”决策,不管在当时还是现在,都说明了他太过有远见。那么,为何这么说?
展开剩余77%毛主席的决心难下,他面临着巨大的压力
其实在当下,毛主席也是很难下定决心的,在其身边工作20多年的胡乔木同志表示:“主席有两件事是很难下决心的,这件就是其中一件”。由此可见,毛主席当时的生活工作细节应该是将这种“很难下决心”的心态暴露无遗了,不然身边人也不会察觉。
不过这一点恰恰说明了毛主席也是人,他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也是无法从天帝视角来通观全局的,所以为了下定决心,他必须结合当下收集的各方面信息进行重重剖析和总结。
从客观角度来说,这种决策是要背负很大风险的,一旦结果不符合预期星速优配平台,那新中国又会再次面临被“列强”割地、搜刮金钱以及国人再次沦为被列强贩卖的“奴隶”等悲惨处境……既然如此,毛主席和党中央又是基于什么原因,敢下这种决策的?
这件事说到底就是:在敌强我弱的状态下,我方是否有“兔子搏鹰”的勇气和“以弱胜强”的概率?当时毛主席主要从3方面来考量,第一:美国的侵略行径本质上是不道德的,也是被全球人民所厌恶的。换言之:他们在政治上是站不住脚的,是被大家孤立的。
虽然他们有着强大的战斗力和经济能力,但其实政治本质仍然是虚弱的,可以说只是一只外强中干的“纸老虎”罢了。第二:美国也有属于自己的“内忧外患”!对内,还有很多人是反对“侵略行为的”,甚至很多美国人也只想安稳度日,他们并不想让自己的家人因为执政者的野心而去战场上搏命。
对外,虽然很多同盟者的利益大致上与美国是一致的,但大家实际上是不愿意出兵的。总的来说,他们对于被胁迫出兵一事也是心怀怨恨的,毕竟大伙都知道最终的蛋糕一定是美方吃最多。
第三也是最关键的一点:我国虽然硬件上比不过敌军,但20多年的武装斗争的经验是丰富的,而且中国人民为了挺起脊梁是不怕死的,因此在数量上也占了有利条件。反观“联合国军”,他们大多养尊处优,且大家也并不愿意为这场侵略战争付出所有。甚至大多数人是贪生怕死的,所以在这种情况下,我军是有条件和美国在朝鲜上打一仗的。
毛主席的远见,至今我国仍受益
基于以上3点,毛主席和党中央也达成了共识,接下来就是要讲究战斗方法。经过多次的商议后,我方未雨绸缪作出了3大设想和准备。其一:要从根本上解决朝鲜问题,最好的方法就是在该地区内全歼美军,当然要是无法全歼,那就驱逐。
其二:假设无法歼灭和驱逐的情况下,那只能寄希望于谈判来解决这个问题了。其三:这一点也是最坏的一个设想,那就是美国因我国的出兵而震怒,就此直接对我方宣战。
按照该国的战斗德行,他们大概率会派出空军轰炸我方大城市和工业基地以及沿海地带,与此同时,还会支持国民党“反攻大陆”或者“带着国军一起入侵大陆”……当然了,当时毛主席和党中央肯定是想实现第一个设想,但从客观现实出发,第二个设想实现的可能性高一些,所以舍三争一保二才是我方最理想的战略顺序。
基于此,我们事先做了3大预警,第一:事先向美方发起警告,这是为了在政治上掌握主动权。第二:坚决不用国家的名义参战,而只用志愿军名义参战,这是为了避免美国和其他国家一怒之下朝我国发起所谓的“正义宣战”。
第三:我方“志愿兵”出兵时机也是选在“侵朝美军越过三八线、向中朝边境疯狂推进时”才参战的。而最后“抗美援朝”的胜利,也正说明了这个决策的明智。
哪怕是放眼今天,也可以说毛主席这个战略决策是非常英明正确的,同时也是非常具有远见的。
参考资料:
1:解放军报——高瞻远瞩的历史性决策
参考资料:
1:解放军报——高瞻远瞩的历史性决策
发布于:重庆市恒汇证券app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